袖阀管注浆工法特点工艺原理 袖阀管注浆法是通过较大的压力将浆液注(压)入岩土层中,注浆芯管上下的阻塞器可实现分段分层注浆,可由施工需要选择联系或跳段注浆。此工法在需要全程注浆的施工中,通过分段注浆,使得松散的地层和较密实的地层均得到很好的注浆加固效果,避免了以往的注浆工艺在松散地层和较密实地层同时存在时,松散地层注浆量大、较密实地层注不进浆的现象的发生。 产品特点 1、适用于50cm内的土洞,溶洞填沙及淤泥质土注浆。 2、具有上下两个阻塞器,能将浆液限定在注浆区段的任一层范围内进行灌浆以达到分层注浆效果。 3、阻塞器可以在光滑的袖阀管内上下移动,可根据设计要求及施工情况在注浆区内某一地层或砂层反复注浆。 4、注浆采用较大的注浆压力时,发生冒浆和串浆的可以性小。 5、根据地层情况(砂层或淤泥质土),可在一根注浆管内采用不同的材料,选择不同注浆参数进行注浆作业。 6、生产的袖阀管每节33cm注浆孔,出厂4m ,直径48mm。 工艺流程1 钻孔,采用套管护壁水冲法钻进成孔,钻进深度应达到注浆固结段高度。在钻孔过程中要做好记录,以供注浆作业参考。2下管,根据注浆要求,在注浆部位下B型注浆管,非注浆部位下A型注浆管。首先在连接好的注浆管底部加下闷盖,将注浆管下入注浆钻孔中,要确保注浆管下到孔底,上部要高出地面,然后在注浆管中加满水,利用重力作用,使注浆管不会浮起,之后将套管缓慢地提出,最后在注浆管上部盖上闷盖,以防止杂物进入注浆管,影响注浆作业质量。3封孔,套管拔出后,在地面1米处以下采用砂或碎石填充,在地面1 米处以上至地面段和孔口周围采用速凝水泥砂浆封堵,以防止注浆过程中冒浆现象发生。4,注浆,采取分段式注浆,每段注浆长度称为注浆步距。花管长度为注浆步距长度。注浆步距一般选取0.6~1 米,这样可以有效地减少地层不均一性对注浆效果的影响。对于砂层,注浆步距宜选用低值;对于砂卵石或破碎岩层,注浆步距宜选用高值。注浆过程中,每段注浆完成后,向上或向下移动一个步距的心管长度。宜采用提升设备移动,或人工采用2个管钳对称夹住心管,两侧同时均匀用力,将心管移动。每完成3~4米注浆长度,要拆掉一节注浆心管。注浆结束后,在注浆管上盖上闷盖,以便于复注施工。